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A.铁 B.锌 C.碘 D.钙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下列应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13分)某兴趣小组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探究。
I.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鸡蛋壳中含钙元素。
【实验步骤和现象】取一些鸡蛋壳予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写出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二:做无壳鸡蛋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图所示:将一个新鲜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最后变成无壳鸡蛋。
【解释与交流】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Ⅱ.定量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做如下实验。取用2.00 g鸡蛋壳样品,把20.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00 g | 1.50 g |
第二次加入5.00 g | 1.00 g |
第三次加入5.00 g | 0.50 g |
第四次加入5.00 g | 0.30 g |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 次样品中主要成分已完全反应。
(2)(3)计算过程中和最后数字精确到0.01,若是百分数,则精确到0.1%]
(2)求鸡蛋壳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上述实验所得滤液中加30.00g水,加入 g氢氧化钙能使溶液pH等于7。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保留一位小数)。
(3分)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会生成氧化镁,所以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制备氯化镁,分别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流程中母液加入石灰乳后,过滤,写出实验室里从滤渣得到纯净氢氧化镁的方法。
(10分)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泥沙和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钠的流程如下:
(1)第①步操作时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实验时若加入的氯化钠没有达到饱和,得精盐产率 (填不变、偏大、偏小)
(2)第②步操作时,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3)第⑤步操作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过量的氢氧化钠、过量的氯化钡、过量的碳酸钠
B.过量的氯化钡、过量的氢氧化钠、过量的碳酸钠
C.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氯化钡、过量的氢氧化钠
D.过量的氯化钡、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
(4)第③⑧步操作a的名称是 ,此步操作中,如果不使用玻璃棒,常常会使产率 (填不变、偏大、偏小)。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5分)下图中的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A的饱和溶液加热后会变浑浊,B、C是氧化物;E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E、G分别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C的化学式
(2)在B和C的混合物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
(3)写出F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的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