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B |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 先加入水溶解,蒸发到大量固体析出时,把剩余的少量液体倒掉,晾干即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 |
C | 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 |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有无色气体产生 |
D | 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物 |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掉二氧化碳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向该溶液中加足量稀硫酸“释放”出二氧化碳 |
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A.一定有HCl、CO、C02,可能有H2 B.一定有HCl、H2、CO,可能有CH4
C.一定没有CH4、NH3、C02,可能有CO D.一定有HCl和CO,可能有C02
下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a大
C.图中A、B两点对应溶液均为饱和状态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a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具有润肺止咳功效,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B.秋水仙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4
C.秋水仙碱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HCO3- B.Na+、Ba2+、CO32-
C.NH4+、N03-、H+ D.Cu2+、Cl-、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