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溶液)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3)Ca(OH)2变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
(7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汽车已进入寻常 百姓家,汽车的外部材料如图所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① (写一种即可).请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普通钢材的原因 ② .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已知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 .
(2)请选择K、Na、H、N、O、C恰当的元素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________
②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是___________
③司机开车前的饮料中不能含_____________
④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成份之一的小苏打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 60℃时,在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60g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B.1个维生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具有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的功能
C.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下端一定要伸入液体中起液封作用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