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化学式”部分残缺,用“C6H8On”表示。
(1)维生素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 mg。
(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化学式中n为 。
(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 g KClO3与1.0 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 g KClO3与1.0 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质量 |
Ⅰ | 50.0 g | 1% | 0.1 g | 0.013 mg |
Ⅱ | 50.0 g | 2% | 0.1 g | 0.023 mg |
Ⅲ | 50.0 g | 4% | 0.1 g | 0.044 mg |
本实验中,测量O2质量应用了图的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6分)某实验小组欲以某浓度的盐酸和大理石为原料,利用图Ⅰ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前,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该小组同学预测在B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开始后,B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讨论后,该小组同学在A、B装置之间增加了C装置,重新开始实验,在B中观察到了预期现象。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并用文字说明C装置的作用: 。
(4)将C装置中装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 (填“a”或“b”)口进入C。
(6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A、B、C、D四种物质与某无色溶液X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溶液颜色变化。请依据图中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名称 、C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无色溶液X与B的反应 ;
②无色溶液X与D的反应 。
(6分)工业上用沉淀法生产的轻质碳酸钙为极细的粉末,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
请你选用下列药品,设计一种用“沉淀法”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选择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填入下列流程图中,“□”中填入含钙的反应物,“→”上写出反应条件等。可任选反应物,任选步骤,不一定都填满,只要制得碳酸钙即可。
备选药品:盐酸、石灰石、蒸馏水、纯碱、稀硫酸、氯化钠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栽培植物的一种方法。无土栽培的植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
(1)栽培番茄的某种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H2PO4三种物质,依据营养液的成分,其中含番茄生长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溶解度曲线可以为营养液配制提供相应的数据,下图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提供的信息是 (答一条)。欲配制一定量的KNO3浓溶液以备稀释使用,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你认为40℃时,80 kg的KNO3 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在100 kg水中。
(3)将1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稀释为4%的KNO3 溶液,用于栽培番茄,需加水_________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