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张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 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1)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2)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稀盐酸7.3g,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在以上实验操作中,如继续滴加1%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则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4)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由此可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当用装置D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4)实验室常用A、E实验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_________。
①CO和H2 ②Al4C3固体和水 ③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3分)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10分)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X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M的化学式为 。
(5)操作Y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6)农业上常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 Kg,取50g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g。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玻璃棒、 。
(4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物质。
(2)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7分)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_________。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了 。
(4)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6)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