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最好选用
A.铁 B.碳 C.磷 D.石蜡
(10分)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 g | 12 g | 157.6 g |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12 g克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3)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
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
【实验与探究】
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钙溶液。 | 实验过程中产生 。 |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4)小虹将带火星木条伸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能复燃。重复多次操作后,木条不再复燃。 据此,小虹提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即可证明瓶中氧气装满的结论不可靠”。你是否同意她的说法?
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观察到A中_____________(填“”或“)反应更剧烈,可知金属Mg比Zn更活泼。
(2)实验B: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下图可表示该现象对应反应的微观实质,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NaOH、HCl溶液中的四种离子,乙与丙结合为水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2个原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
B.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