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中NaCl和KNO3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Cl溶解度(g/100g水)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溶解度(g/100g水)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①40℃时,NaCl的溶解度是 (7) 。
②2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根据图1和图2现象判断:甲烧杯中的固体是 (8) ;将图2中的两溶液降温至40℃时,对两种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9) 。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E.甲溶液浓度一定大于乙溶液浓度
③如果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可采用方法 (10) 。
④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11) 溶液。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
①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现象 (1) 。
②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生活中用下列物质,通常能配成水溶液的是 (2) (填字母)。
A.淀粉 B.食盐 C.植物油 D.碳酸钙补钙片
③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 (3) 元素;检验该元素常用焰色反应,现象是 (4) 。
④金刚石、石墨、C60都由(5)元素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6) 。
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有三种 B.原溶液中没有硫酸盐
C.原溶液中杂质肯定是一种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一种
1个铅(Pb)原子质量是34.419×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则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68.6 B.207.2 C.413.0 D.823.2
某化工厂要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按环保要求需要把废水处理成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才能排放。则该化工厂处理废水需要加入的一组物质是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都属于易溶物质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