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菠萝pH=5.1
B.杨梅pH=2.5
C.苹果pH=4.1
D.柿子pH=8.5
下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C.出行少开私家车 D.垃圾就地焚烧
(7分)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提示:CaH2 + 2H2O = Ca(OH)2 + 2H2↑)。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准确称量滤渣的质量,并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 猜想二:NaOH、Ca(OH)2 |
猜想三:NaOH、Na2CO3 |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其中一个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猜想______不合理。
【实验验证】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__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稀盐酸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定量探究】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g,求反应所得滤液中的溶质质量。
(7分)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H4Cl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现象X是__________,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F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
(5)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固体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要进一步推理混合物A的成分,可用沉淀G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以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KMnO4)固体在加热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为锰酸钾(K2MnO4,可溶固体)、二氧化锰(难溶固体)和氧气。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提纯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CuO+H2 △ Cu+H2O ;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C的大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仪器D1的作用是__________,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铜样品的纯度。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按照正确的仪器连接顺序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量,仪器D2的质量增加了1.8g,则仪器C大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应该减少__________g。
(5分)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A表示的一条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足量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再将该溶液升温至t2℃(溶剂不蒸发),升温后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3)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请说明提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