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

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己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30℃,乙物质的溶解度约为7            

②若要将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物质甲8             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 C烧杯中的溶液是9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以上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10     C填“=”或“>”、“<”,下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 、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11     C。

 

9g;10g;饱和;=;>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乙物质的溶解度约为9g; ②30℃,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要溶解50g才能达到饱和状态,根据质量比,那么40g水中要溶解20g才能达到饱和状态,先加入了10g甲,难还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10g;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后C烧杯中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此时他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乙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 、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C。 考点:溶解度曲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与健康——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名称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体内变化

碳酸氢钠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加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还原性铁粉

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

食盐

易溶、中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亚硝酸钠

易溶、水溶液显碱性,跟硝酸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

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写出碳酸氢钠的化学式1      ;它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化学式是2     

②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③写出食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④亚硝酸钠NaNO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是5        ;它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生成的浅黄色沉淀化学式是6            

 

查看答案

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A.17.5g          B.22.5g          C.25g          D.31.25g

 

查看答案

向某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存在Fe元素           B.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中可能还有铜粉

 

查看答案

利用给定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氯化钠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水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天平

用固体碳酸钠配制5%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石蕊试液、玻璃片

测定雨水的酸度

 

 

查看答案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马上开门窗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