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老师拿来了三种外观酷似金、银、铜的样品,同学们对样品进行以下探究:
①用锤子砸“金”,样品粉碎;
②加入稀盐酸:“金”和“铜”没有现象,“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测定密度:“金”4.9g/cm3,“银”7.1g/cm3,“铜”7.5g/cm3.
④查阅几种常见金属的密度,如下表:
金属 | 金 | 银 | 铜 | 铁 | 锌 |
密度(g/cm3) | 19.3 | 10.5 | 8.9 | 7.9 | 7.1 |
(1)根据以上探究,确定“金”是假的理由有哪些?推测“银”可能是什么金属,依据是什么?
(2)已知“铜”只有表面镀了一薄层致密的铜,内部是锌.若不粉碎“铜”,选用稀硫酸和锌粉,测定一定质量“铜”样品中铜的质量,设计实验方案.
(6分)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依据二氧化碳________.
(2)选择装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用 _________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_________ .
(3)用装置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
(4分)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冒黑烟的电褥子瞬间燃起火焰.
(1)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电褥子着火,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3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2)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比较,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 _________ 、 _________ ;
(2)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_________ 、 _________ ;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_________ 、 _________ .
(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在 _________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___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______ .
(3)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
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