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教师设计的创新实验装置图如下,请完成下列探究:
【实验内容】在500 mL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400 mL热水,在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观察。
【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的燃烧条件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燃烧就停止,说明灭火的可以采用 原理;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水中白磷燃烧,其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讨论】(1)铜片上放一小块白磷时,用滤纸将其表面的水吸干,原因是 。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最好在烧杯内壁沾一些水,其原因是 。
【教师反思】教材P124[实验7-1]是一个对照鲜明,现象明显的探究实验。但是,该实验也存在不足。为了克服不足,在教学中,我对该实验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优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9分)在复习氧气、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收集了以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练习编制,请你来解答。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4)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王露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______(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左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图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④的现象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5分)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
(2)m点的含义是: ___;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 _g;
(4)t2℃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 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
(6分)我县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 操作;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加快过滤速度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3)步骤④中的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一氯胺(NH2Cl)、二氧化氯等物质。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②NH2Cl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
(4)生活中将自来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 。
(6分)认识物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从①氮气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氯化钠 ⑤氢 氧化钙 ⑥碳酸钠
等六种物质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常用的调味品是 ;
(2)在食品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 ;
(5)吸烟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 ;
(6)广泛用于玻璃生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