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2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

12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2CH4         3K+         ③3O         满分5 manfen5.com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硫酸铜溶液      ;      

②镁条在纯氧中燃烧     

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    

④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     

3)A、B二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烧杯中水温为1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B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B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B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②     

满分5 manfen5.com

 

 

(1)①两个甲烷分子②三个钾离子③三个氧原子④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2)①Fe+CuSO4==FeSO4+Cu②2Mg + O2 2MgO③2H2O2 2H2O +O2↑ ④Ba(OH)2+ H2SO4 Ba SO4↓+2H2O (3)相等 饱和 升温 加水 【解析】 试题分析:要正确的使用化学用语,学会符号表达的含义,及其利用化学用语表示化学反应,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因为二者在该温度时溶解度相等所以A、B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将B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B烧杯中会结晶析出乙物质所以溶液是饱和的;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升温或者加水。 考点: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6.6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8g气体全部是O2     

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满分5 manfen5.com

 

X

Y

Z

A

HCl

NaOH

Na2CO3

Cu

CuO

CuSO4

B

HCl

BaOH)2

Na2CO3

H2O2

H2O

O2

C

H2SO4

NaOH

K2CO3

C

CO

CO2

D

H2SO4

BaOH)2

K2CO3

CaO

CaOH)2

CaCO3

 

 

查看答案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之比为3:2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

CuO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并洗净和干燥所得固体

B

CaO

CaOH)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H2

CO

通入O2,点燃

D

O2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冰箱除异味

用块状石灰石作吸附剂进行吸附

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