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我们常说“水火不能相容”,那是因为通常水可以灭火;但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和“火”。
(1)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水能灭火的原因主要是 。
(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完全燃烧,这是因为 。
(3)自然界的水中常含有难溶性固体杂质,一般采用 操作清除;若要证明得到的澄清透明的水属于硬水,可以滴加适量的 ;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多采用 的方法。
(4)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 能,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其一电极上产生6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
(5)水是常用的溶剂。要配制100 g15%的蔗糖溶液,需要水 mL。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23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27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中X和水的质量比为23:27
C.表中待测的值为22 D.X中不含氧元素
利用pH传感器可以精确测出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下图是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仅有NaCl
C.反应进行到B点放出的热量最多
D.B到C的过程中NaCl逐渐增加
马来酸(化学式是C4H4O4)易溶于水,其酸性比盐酸略小,在医药、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来酸属于含氧的化合物 B.马来酸由12个原子构成
C.马来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马来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 ℃时,B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均析出晶体
C.t2 ℃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在Mg(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和Ag B.滤渣中一定有Mg和Ag
C.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Mg(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