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若A、B、C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B是化合反应,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物质A、C的化学式:A ,C 。
(2)请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填名称)。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2正确。小强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 。
(2)小丽为验证猜想3,选用碳酸钠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9分)2015年两会期间,能源、环境问题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之一。
(1)近几年来,雾霾在我国多地频发,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雾霾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字母序号,下同),下列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 、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氢气被誉为“最理想的燃料”,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填化学式)。
(12分)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 (填名称)。
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④E图所示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其中热水作用 。
(2)若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配制11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mL。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均倒入烧杯中。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俯视,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用量筒量取水。
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混合均匀。
④装瓶并贴上标签。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工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上述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80g,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 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克的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