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满分5 manfen5.com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加入浓硫酸后,装有甲、乙两物质的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浓硫酸外,还可以加入             物质,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4)由此得出结论:                                                          

 

(1)40g (2)甲>乙 (3)甲减少,乙增多 NaOH(或CaO) (4)物质溶解过程(或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温度(或热量)的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看出: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 (3)由于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而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装有甲、乙两物质的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多;要发生同样的变化,实际就是要放热,故还可以加入NaOH(或CaO),NaOH溶于水放热,而CaO与水反应也放热 (4)由此得出结论:物质溶解过程(或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温度(或热量)的变化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的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           (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当你身处在地震灾区时,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饮用。下列各项与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填标号)。

A吸附        B消毒       C电解        D过滤

 

查看答案

小明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

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元宵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其盛况的写照,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灯放焰、共吃元宵的风俗。

(1)某红焰烟花的配方中包括硫、木炭粉、硝酸锶[Sr(NO3)2]等。

硝酸锶中Sr的化合价为          

(2)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成为了元宵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           ;选择的燃料应燃烧热值大且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查看答案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