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少量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植物油 D、蔗糖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净化水的方法有:
①过滤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层吸附.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
(4)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B.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C.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D.x值为106.0
用下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