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氧化铁粉末(含少量铁粉)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测定 。
(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加热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 ,反应完后,还要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是为了 。
(3)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表(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请完成表格。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 A中:Zn+ H2SO4= ZnSO4+H2↑。 |
B中 粉末逐渐变黑色; | B中: 。 |
(4)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经过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 反应前 |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
①组 | B:玻璃管的质量32.4克 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克 | B: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0.0克 |
②组 | C:干燥管和生石灰质量40.O克 | C: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3.0克 |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不同。你觉得应该选择 组数据。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 (填2个装置代号)之间增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D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图D装置里的液体是 。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 ,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气囊。
(1)制备工业级NaN3如下:将NaNH2与N2O气体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水溶液呈碱性的刺激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根据制备反应,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Na2CO3,可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分)用“>”、“<”或“=”填空:
(1)溶解性: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2)沸点:蒸馏水 菜汤
(3)金属活动性:Hg Ag
(4)熔点:铜 青铜
(2分)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分)用相关序号填空:
可选物质:
A.蛋白质;
B.小苏打;
C.干冰;
D.熟石灰;
E.烧碱;
F.硝酸铵
(1)可焙制糕点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4)溶于水时显著放热的是: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