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氢原子 ;②3个氧分子 ;③4个硫酸分子 ;
④氯离子 ;⑤铁离子 ;⑥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2)用字母序号填空:
A.玻璃钢
B.氮气
C.干冰
D.氧化钙
E.氢气
F.碳酸钠
①可用于舞台云雾效果的是 ; ②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③不属于碱类的"碱" ; ④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⑤可用作白炽灯内填充气体的是 ; ⑥可作清洁能源的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②工业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 ;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
④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
某久置的NaOH固体中水的质量分数为3.4%,Na2CO3质量分数为10.6%,其它均为NaOH。向20克的此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12克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26.91 g B.2.34g C.29.25g D.32.05g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 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CaCO3) | 足量的水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N2(O2) | 木炭 | 通过灼热的木炭 |
C | NaCl(NaOH) | 过量稀盐酸 | 溶解、蒸发 |
D | MnO2(KCl)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每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C.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均不变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
B.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C.通过升高温度可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a一定大于b
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白色固体
C.棉花和羊毛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