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果酱 C.蒸馏水 D.牛奶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冰雪熔化 C.白磷自燃 D.食物变质
(4分)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Cu + 2H2SO4 + O22CuSO4 + 2H2O。用980g稀硫酸恰好能与80g含铜80%的废料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求:(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2)若使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5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白色固体。同学们对鉴别这两种物质非常感兴趣,
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Na2CO3 | 12.5 g | 21.5 g | 39.7 g | 49.0 g |
NaHCO3 | 8.1 g | 9.6 g | 11.1 g | 12.7 g |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
性质 | Na2CO3 | NaHCO3 | 性质比较 |
溶液的酸碱性 | 碱性 | 碱性 | 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 |
热稳定性 | 稳定 | 不稳定 |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
与盐酸反应 | 反应 | 反应 | 均产生CO2,但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
【设计方案并实施】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方案一:___________ | 若有白色固体剩余,样品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
方案二:分别将两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___________,将其与标准比色板对照。 | pH值大的为碳酸钠溶液,pH值小的为碳酸氢钠溶液。 |
方案三: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 热,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____________ |
方案四:如下图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过量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并进行______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