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5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

5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路板。人们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CuCl2 FeCl2 FeCl3中回收铜,并重得到FeCl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已知:2FeCl3 + Fe = 3FeCl2

满分5 manfen5.com

(1)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2)上述流程中,X的化学式为    __ 滤渣中所含的物质是_______,步骤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Z为氯气,第⑥步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过滤 (2)Fe Fe 和Cu Fe + 2HCl === FeCl2 + H2↑ (3)2FeCl2 + Cl2 === 2FeCl3 【解析】 试题分析:(1)操作②、④都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 (2)步骤①是将CuCl2 和FeCl3转化为FeCl2 ,故上述流程中,X的化学式为Fe;由于所加的铁时过量的,故滤渣中所含的物质是:除了生成的铜,还有过量的铁;步骤③很明显是将滤渣中过量的铁除去,故所加的适量Y因为盐酸,故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 2HCl === FeCl2+H2↑ (3)Z为氯气,且第⑥步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故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推断生成物应为FeCl3,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 Cl2=== 2FeCl3 考点:物质的除杂,金属的化学性质,基本实验操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1807年,科学家首次利用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氧气和水。1921年,科学家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样获得成功。金属钠用小刀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钠跟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将一小块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会变红。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发现其具有可燃性。

金属钠可用于制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C2H5)4Pb),它能降低汽油的爆震性,减少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四乙基铅通常是使氯乙烷(C2H5Cl)跟金属钠和铅的合金一起反应而制成的。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物理性质          (答出一点即可)。

(2)钠的用途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电解氢氧化钠和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相同,他们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5)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是金属                      

B.钠能与氧气反应

C.钠能与水反应                  

D.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

 

查看答案

(3分)铁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

(1)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铁块可以铸成铁锅,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性。

(3)铁制品与          接触易生锈。

 

查看答案

(3分)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水是最常见的液体。

(1)下列溶液中,以水为溶剂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生理盐水      ②医用碘酒          ③硫酸铜溶液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 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4分)厨房中的化学。

(1)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           的灭火方法。

(4)利用厨房中的         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查看答案

(2分)化学与环境。

1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