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湿衣晾干 C.石蜡熔化 D.辣椒剁碎
向20g CaCO3中不断地加入稀盐酸,其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20g CaCO3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求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8分)周末小瑾同学的妈妈做了一道红烧鱼鰾。细心的小瑾发现:妈妈在洗鱼鳔时,鱼鳔是浮在水面上的,用手撕鱼鳔时,水中有气泡冒出。鱼鳔中会有哪些气体呢?周一,小瑾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展开了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鱼鳔中的气体作出如下猜想:甲认为CO2,乙认为有H2O.
【查阅资料】
(1)无水氯化钴试纸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原理:氯化钴遇水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六水化钴。氯化钴是蓝色的而六水化钴是粉色的。
(2)手持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的收集各类数据,如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
【实验验证】
(1)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约60mL鱼鳔内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 ,则甲的猜想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只注射器抽取鱼鳔内的气体,将蓝色的氯化钴试纸放入注射器内,发现世界变成粉红色,则乙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3)兴趣小组的小红同学又提问,气体内有有没有氧气?大家在讨论后,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验证鱼鳔内的气体是否有氧气?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1.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的气体。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注射器抽取的气体。 3.将 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木条 熄灭 | 猜想一:不含氧气 猜想二:含少量氧气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导致木条熄灭 |
【深入验证】但老师介绍了手持技术后,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测得鱼鳔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与下图: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 (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评价】木条熄灭究竟是氧气含量少还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引起的?写出你的妙招: 。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鱼鳔内CO2含量与空气中相比较,哪一个多?(写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剩余固体成分为:
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
(2)再取少量固体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 (填“A”或“B”或“C”)相符合。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产生的气体是 ,剩余固体的成分若与C相符,则两步操作的实验现象与 (填“(1)”或“(2)”或“(1)(2)”)不同。写出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准备做制取气体的实验。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告诉小红同学,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小雨同学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标号,下同)
(3)小丽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那她应该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
若要制得干燥的CO2 ,还应该将气体通入 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