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O2时,取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若干克,加热...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O2时,取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若干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的质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提示: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4.1

9.3

m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分)

(2)配平化学方程式:2KClO3满分5 manfen5.com2KCl +      O2 ↑;(1分)

(3)表中m值为             ;(1分)

(4)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分)

 

(1)122.5(1分) (2)3 (1分) (3)4.5 (1分) (4)9.6g 【解析】 试题分析:(1)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35.5+16×3=122.5;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得到氧气前的化学计量数为3; (3)有实验序号1 、2可知,15g水所能溶解的质量为14.1-9.3=4.8g;又因为序号4中剩余的质量为4g,序号2 、4之间的差值大于4.8g;故m=4.5g (5)据题目给予的信息分析,加15g水可溶解KCl的质量为: 14.1g-9.3g=4.8g 则加水前原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1g + 4.8g=18.9g 第4次加入15g水后, KCl已完全溶解,剩余的4g固体即为MnO2的质量 故生成的KCl质量为:18.9g-4g=14.9g ……………………1分 设制得O2的质量为X 2KClO32KCl + 3O2↑ 149 96 14.9g X X=9.6 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9.6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以下3个实验:

①Mg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②稀H2SO4和BaCl2溶液反应

③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本组废液缸里废液颜色与另一小组不一样,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两组同学各自对本小组的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缸里的废液成分有什么?

【查阅资料】微溶物质在反应物中视作可溶物,在生成物中视为不溶物。

【实验探究】

(一)第1小组的探究:

1.小东首先把呈浑浊状态的废液进行分离,得红色澄清滤液和滤渣。

2.小刚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判断出滤渣中含有BaSO4、Mg(OH)2两种沉淀,他的理由是           ,请你写出生成其中一种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小西对滤液成分(除酚酞、水外,下同)进行分析,认为滤液中一定含NaOH和NaCl,并对可能有的成分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滤液中含有BaCl2

猜想2:滤液中含有Na2SO4

猜想3:滤液中含有BaCl2、Na2SO4

(1)小强认为猜想3是不成立的,因为                           

(2)小雨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猜想2成立。

(二)第2小组的探究:

第2小组首先对废液进行了分离,得无色滤液和少量滤渣,然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请据此判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实验过程中滤液颜色的变化为         

满分5 manfen5.com

 

【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后的废液要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

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和装置,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③的名称是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小丽用装置A来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小芳根据装置B所示进行实验,你预计的实验现象是               

(4)小凯用石灰石和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的仪器(除夹持仪器外)有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他把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未发现浑浊,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A为红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F的化学式            

(2)D的固态形式叫          

(3)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5)B、D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

河池享有诸多美誉。

(1)有色金属之乡——南丹,又称“中国锡都”,这里的“锡”是指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

(2)长寿之乡——巴马,其特点之一是山泉水呈弱碱性,测定水样pH的方法是             

(3)观赏石之乡——大化,其彩玉石成分较复杂,其中含有SiO2,SiO2属于    

A.盐       B.有机物       C.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

(4)铜鼓之乡——东兰,年代久远的铜鼓表面常出现铜绿[Cu2(OH)2CO3],

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5)河池溶洞多、奇、险,钟乳石含有CO32-,溶洞水含HCO3- ,检验CO32-或HCO3- 的方法是         

(6)河池米酒、葡萄酒香醇可口,其中酒精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1)P点的含义是                  

(2)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小试管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饱和C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