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 【解析】 试题分析:A、不能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因为有可能引燃散布在空气中的燃气,从而引起爆炸,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使燃烧更旺,正确,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一些有毒气体或粉尘,正确,故选A 考点:燃烧及灭火,发生火灾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活动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切过咸菜的菜刀生锈     B向发酵的面中加入纯碱除酸味

C.将白萝切成丝        D.用白醋除茶壶中的水垢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用修路材料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们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及加热部分未画出):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仪器标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 用

A

石灰石,稀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

 

 

D

 

 

E

 

 

(2)写出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验证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