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铁粉用于食品保存
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 D.铜用作电线
(4分)足量的碳酸钙与50g 14.6%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5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中玻璃棒的做用是 。
(2)乙中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丙中可以观察到 (填“A”或“B”)试管中液面上升的更高,该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
(4)丁中C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是为了 。
(7分)根据下图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用装置F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导管口 (填“b”或“c”)通入。
(5)实验室常用加热MnO2与浓盐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C所示),实验步骤是 (填序号)。
①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②加热 ③向烧瓶中加入MnO2 ④检查装置气密性
(8分)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石蕊试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甲组的药品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乙组的药品是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混合液显蓝色;乙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B中,最终两组同学将A中的溶液和B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C中。
(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向 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为红色。
(2)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烧杯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A.HCl B.NaOH C.NaCl
同学们对烧杯C中的废液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C中的废液除石蕊和水外,其组成可能为:
猜想1:NaCl、NaOH
猜想2:NaCl、NaOH、
猜想3 :NaCl、NaOH、
【设计与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2: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猜想2成立 |
(4)最后,向烧杯C中加入 ,实现了此次实验中废液的绿色排放(溶液呈中性)。
(4分)有X、Y、Z三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X、Y、Z表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金属Y可能是 。
A.镁 B.铁 C.铜 D.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