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2.2g Fe2O3,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2.4 g B.2.2g C.3.2g D.3.6 g
下图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二氧化锰 | 氯化钠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 |
C.氯化钙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
D.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
下列各组物质在PH值=1的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KCl、Ba(NO3)2、NaCl B.NaNO3、Na2SO4、NH3•H2O
C.KOH、CuSO4、H2SO4 D.AgNO3、KCl、K2SO4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少量废液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铜、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30℃降到10℃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