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空气中的气体按体积分数计,所占比例最多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C...

空气中的气体按体积分数计,所占比例最多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C.水蒸气

 

C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的气体按体积分数计,所占比例最多的是氮气。 考点:空气的组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仪器名称);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Ca2+、Mg2+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3)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物质X是               填名称)。

 

查看答案

(8分)下图的甲、乙、丙表示初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甲的化学式            

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           ,丙的化学式为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         ,丙能与①的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①的乙和②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5分)U形管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开始时           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溶液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           ,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8分)以化学的视角来认识青奥会。

满分5 manfen5.com

(1)图A中金可以压制成金币,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性。某纪念币是由合金铸造的,其熔点比成分金属熔点       (填“高”或“低”)。

(2)为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和电动公交车

①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电动公交车上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②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加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

(4分)能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点燃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上述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②A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