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家中的食品属于酸的是 A.食盐 B.酱油 C.食醋 D.味精

家中的食品属于酸的是

A食盐           B酱油           C食醋            D味精

 

C 【解析】 试题分析:食醋中的溶质是醋酸,属于酸类,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实验室有一氯化钠和氯化钙组成的样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纯度并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化学探究小组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中参加反应的纯碱质量(X)的比例式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mL;

(5)若最终所得的c溶液为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若工业上用58.5t上述含氯化钠的样品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

(9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在进行烧碱性质的实验活动。请你加入其中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具有哪些性质呢?

实验探究I】将少量烧碱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烧碱表面潮湿,由此可知,烧碱易(1)           ,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取此烧碱样品a适量放入小药瓶中,用注射器注入蒸馏水,进行A→B→C的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收集证据】请将由A→B气球的变化补充在B图中(2)          ,由B→C气球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3)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4)                    ,最终C中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与A气球大小相同。小药瓶中得到溶液b。

实验探究II同学们取少量上述所得溶液b,进行如图D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开始滴加稀硫酸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5)            (填离子符号),继续滴加稀硫酸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最终(6)            

根据现象,秦思推断出烧碱样品a的成分

【表达交流】石建认为如图E所示实验也能推断出烧碱样品a的成分

【反思评价】经过思考,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你的理由是(7)         

经过讨论,石建同学将E中的试剂分别改成与澄清的石灰水和无色酚酞溶液不同类别

的(8)                    ,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总结归纳】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善于反思的你发现,在鉴别物质的成分时,为避免产生干扰,需要考虑的因素是9)                             

 

查看答案

(4分)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种物质,其中A为红褐色的碱,B为胃液的主要成分,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D为配制波尔多液的蓝色溶液。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请在圆中写出四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并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用短线“—”相连接;

(2)写出有颜色改变的置换反应的现象                                     

(3)写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6分)哈南中学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及下列仪器:

满分5 manfen5.com

(1)富强同学要制取氧气,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文明同学发现缺少一种仪器       (填

名称),补充此仪器后,他们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爱国同学利用上述仪器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请帮他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满分5 manfen5.com

(3)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

(3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请你将甲图补充完整;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由乙到丙变化的实质是                               

(3)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