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50g水中分别加入25g的甲、乙,均可得到75g的饱和溶液
D.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需要区分的物质 | 实验方法 |
A | 硬水和蒸馏水 | ①观察颜色 ②加肥皂水 |
B | 黄铜片和铜片 | ①观察颜色 ② 加稀盐酸 |
C | 涤纶布和棉布 | ①灼烧,闻气味 ②用手摸 |
D |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 ①加水看是否溶解 ②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分解成焦炭、煤焦油、汽油等物质
C.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
D.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资源储量无限,而且可再生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B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更快 | 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C |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
D | 温度计中的酒精受热膨胀 | 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右图为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
C.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
D.丙氨酸分子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蚕丝制成的运动服更加耐磨
B.潜水时携带氧气瓶以供给呼吸
C.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