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的名称①是 。
(2)写出A溶液的化学式: 。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本实验如果将步骤①与步骤②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 。
(6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H2O22H2O+O2↑。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成的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C装置用于除掉水蒸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填名称)。利用D装置除掉氯化氢时,选择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已知NaHCO3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按发生、净化和收集的顺序进行连接,生成的气体通过净化装置导管口的先后顺序是 (填导管接口序号)。
(3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有t1℃时A的饱和溶液125g,其中A的质量为_________。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 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2)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3分)根据要求填空:
(1)熟石灰的化学式 ;
(2)在实验室可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
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均可通过胶头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达到使气球鼓起来的目的(HCl气体NH3气体都极易溶于水),锥形瓶和胶头滴管放入物质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 装置名称 | 锥形瓶内物质 | 胶头滴管中物质 |
A | 甲 | HCl气体 | NaOH溶液 |
乙 | NaCl固体 | H2O | |
B | 甲 | CaCO3 | 稀盐酸 |
乙 | NaOH固体 | H2O | |
C | 甲 | NH3气体 | H2O |
乙 | Cu | 稀盐酸 | |
D | 甲 | CO2气体 | NaOH溶液 |
乙 | Zn | 稀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