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干冰升华
C.用活性炭除去毒气 D.湿衣服晾干
(6分)为测定某污水中硫酸铜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当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时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它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0.49g ,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求:
(1)消耗氢氧化钠多少克?
(2)100g污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7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
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理由是 。
③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
(2)如上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铜棒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①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铜棒 (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5分)在化学晚会上,小慧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个盛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变成了“汽水”(能观察到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B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C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小慧介绍她选用的试剂范围有: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氯化铵溶液。请你来揭开魔术谜底:
(1)酒瓶中的液体是 。
(2)A杯中的物质为 ,产生的气体是 。
(3)写出B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发生反应。
(1)关闭活塞K,通入CO2气体,A、B中均无明显变化。则B中盛放的溶液是 。
(2)打开活塞K,继续通入CO2气体,此步实验的目的是 。
(3)欲通过B装置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