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铝 B.金刚石 C.石灰石 D.碘酒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香水挥发 C.矿石粉碎 D.滴水成冰
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禁止焚烧秸秆 B.开发新能源汽车
C.发展燃煤发电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9分)小王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袋白色粉末状的食用物,包装袋上表示的化学成分字迹不清,于是他带到实验室探究其成分。(填空每空1分,计算3分,计9分)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是淀粉(不溶) 猜想2.可能是纯碱
猜想3.可能是食盐 猜想4.可能是 (俗称小苏打)
【查阅资料】小苏打溶液显碱性,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淀粉不溶解于水中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 | 形成无色溶液 | 猜想 不成立 |
(2)取少量品尝 | 有涩味 | 不是 |
(3)向(1)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是纯碱 |
小华认为,实验(3)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小华进一步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8g所配溶液与50.2g氯化钡溶液混合,两物质签好完全反应。立即出现 ,由此他知道了该白色粉末是何物。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58.5g,试计算
(4)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克。
(5)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7分)小红、小王、小林、小张四位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性质的时候,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1)小红同学将酚酞试剂滴加到B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成 ,得出可溶性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小王同学将过量的稀HCl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测到红色褪去,
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除酸碱指示剂外)。
(3)小林同学认为碱除了能够跟酸反应外还能够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三氧化硫就能跟Ba(OH)2溶液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张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得到的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清液无色透明,底部有白色沉淀。丁同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除酸碱指示剂外) 混合后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除酸碱指示剂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3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收集。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4)Y中的溶液是 ;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
(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