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班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按图1的方案实验。称量好后,先把烧杯倾斜后又将烧杯放回托盘,看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束时天平指针将 (选填“偏左”、“偏右”、“指向中间”)
(2)乙同学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按图2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调节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发现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老师认为用该方案来验证也不合适,你认为理由是 。
(3)丙同学听从老师意见按图3的方案实验。将注射器内吸满了盐酸,全部挤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突然大幅向右偏转,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若不考虑注射器活塞自重和摩擦力作用,锥形瓶容积为750mL,注射器实际容积为12mL,吸取1mL的稀盐酸做该实验,欲确保实验成功,理论上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保留小数0.01%)(假设稀盐酸密度为1.0g/mL,二氧化碳密度为2.0g/L)
(10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甲酸) 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小写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B内所盛放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D装置的作用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C”)的热源;②反应前后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颜色变化是 ;③C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检验C中的产物是否为铁的方法是 ;⑤待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为 。
(5)用高炉炼铁得到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4分)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10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镁在空气中燃烧: ;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该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分【解析】
;碳酸氢铵应如何保存: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的相对分子量为n,Q的相对分子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15 gZ
B.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C.该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