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甲酸) 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小写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B内所盛放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D装置的作用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C”)的热源;②反应前后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颜色变化是 ;③C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检验C中的产物是否为铁的方法是 ;⑤待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为 。
(5)用高炉炼铁得到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4分)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10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镁在空气中燃烧: ;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该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分【解析】
;碳酸氢铵应如何保存: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的相对分子量为n,Q的相对分子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15 gZ
B.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C.该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D.t3℃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乙>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