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标号...

(2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                           

(2)甲同学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所选的装置               (填序号),需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的目的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则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装置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

(3)乙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请你帮他选择的发生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验满此气体的方法是                              

(4)丙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他选择C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该装置最大的优点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从b端进入,那么,G装置应如何放置               

 

(1)锥形瓶,长颈漏斗 (2)B;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2CuO2Cu+CO2↑ ;D或E; 2KClO32KCl+3O2↑;a端; (3)A或C;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表示已经收集满了; (4)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Zn+H2SO4==ZnSO4+H2↑,瓶口朝下放置。 【解析】 试题分析:(2)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常要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一网罩,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装置装满水,水只能从b端排出,故氧气从a端通入;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在常温下的反应装置,故选A或C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表示已经收集满了; (4)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由于C装置的隔板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当需要反应停止时,把弹簧夹夹住橡皮管,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会先聚集在顶部,故G装置应倒放,气体从b端通入。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某铁合金58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02g的氢气。请计算:

(1)该合金中铁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已知:生铁的含碳量是2%—4%,钢的含碳量是003%—2%)

 

查看答案

(4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还有(各写一条)

宏观方面                

微观方面                

 

查看答案

(3分)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来划线,划过的地方出现一道红色的线,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查看答案

(4分)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部分汽车已使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是出现在煤矿井里,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                                              

 

查看答案

(2分)日常生活中,灭火的方法很多,下列实例各自采用的原理是:

(1)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盖上锅盖的原理是:                                        

(2)菜炒熟了,关掉阀门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