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
C.“2H”表示两个氢元素
D.从元素名称可以判断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比如“汞”是非金属元素
“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倡导“低碳生活”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臭氧层破环 B.抑制酸雨发生
C.抑制温室效应 D.抑制土地沙化
(8分)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为测定其含量是否达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片钙片研碎后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到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g | 10 | 29.12 | 48.24 | 67.36 | 86.48 | 106.48 |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将钙片研碎的目的是: .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3)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品牌钙片含量是否达标.(写出计算过程)
(4)如果按用量服用,服用者每天通过该补钙剂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6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建议:每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按体重计)不多于1 μg/kg.60g珍珍牌薯片中含丙烯酰胺150 μg.若你的体重为50kg,你每天最多吃这种薯片 g.
(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15分)某校80周年校庆举行社团开放日,化学社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探究:
(1)请写出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3)如图E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宣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 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 将长颈漏斗换成针筒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 加热反应物
④ 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5)同学用图中A、F、G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相关性质.F装置中反应现象是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G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