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以下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液氧 C.空气 D.河水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
(4分)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2)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2分)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0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经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都需要摄入60mg的维生素C,若其中的12mg由水果补充。请计算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若食用的水果以苹果计,已知每100g苹果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4mg,那么每天需吃苹果的质量
是 g。
(6分)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丽、小林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设计者 | 方案步骤 | 方案预估现象 | 方案预估结论 |
小丽 |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pH=7 | 恰好完全中和 |
小林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产 |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 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 (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
| 小林猜想正确 |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你的猜想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