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相关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 O2=2Ag2S+2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化肥为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O(NH2)2 ②KNO3 ③NH4NO3 ④Ca(H2PO4)2
(4)农业生产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A.ZnCl2的干燥性能比CaCl2好
B.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
D.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所得的精盐质量将偏低
B.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C.操作V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
D.操作V结束后,仍需用到玻璃棒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加溶质的方法
B.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D.将t2℃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清华大学的同学成功修改了“PX”的网络词条,其关键词如下:“PX”是对二甲苯的缩写,化学式为C10H8,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P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PX”由10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
D.“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均属于“PX”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