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5分)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5分)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物质C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1)CO2+ H2O === H2CO3 (2)AB (3)①分子 ②AC ③9:4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H2O === H2CO3; (2)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定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由分子的构成可知,一个C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故C是水分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根据分子的构成可知AC属氧化物;根据反应过程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水和甲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4H2 ===2H2O+ CH4,物质反应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水与甲烷的质量比为36:16=9:4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物、灭火的方法、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

(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       

(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

(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满分5 manfen5.com

(2)为了防止青少年患佝偻病,应补充______元素

(3)临近期末考试,小明为自己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饮料:牛奶。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我们建议在小明的食谱中,应该增加下列哪项食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炒鸡蛋       B.煎豆腐         C.糖醋排骨         D.凉拌瓜

(4)将浑浊的河水用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5)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加热食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乙醇(C2H5OH)和水混合的溶液中,乙醇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此溶液中乙醇质量占总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是

A.25%             B.71%           C.33%           D.46%

 

查看答案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 、CuO 5% ,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ZnO + H2SO4 = ZnSO4 + 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I、II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C.I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

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可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