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燃煤煮饭 C.湿衣服...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燃煤煮饭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变馊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葡萄酿酒属于缓慢氧化,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燃煤煮饭,牵涉到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湿衣服晾干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食物变馊属于缓慢氧化,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 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 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提示:Zn+H2SO4­=ZnSO4­+H2↑)

(1)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

满分5 manfen5.com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满分5 manfen5.com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

刘叔家的化肥碳铵(化学式为NH4HC03)放在储藏室,一段时间后,发现碳铵的质量减轻了。为什么?

 

查看答案

学生小明为探究铝和铜的活动性,将实验室长期敞口放置的铝片放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出铝片,其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阅读教材,他发现铝比铜活泼,为什么没有现象呢?请你帮他解释是什么原因呢?

 

查看答案

“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视力迅速下降,甚至死亡。

(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CH3OH,X的化学式为      你的判断依据是             

(2)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C2H5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请写出乙醇做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3)与乙醇、甲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OH)丁醇(C4H9O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           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