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0分)在2014年全国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

(10分)在2014年全国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分子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1)低 2C8H18 + 25O2 点燃 16CO2 + 18H2O (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A、D (4)A、B、C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分子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8H18 + 25O2 点燃 16CO2 + 18H2O (2)灭火的原理:清除(隔离)可燃物,与空气(氧气)隔绝,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携带:鞭炮易爆物,酒精易燃物,故选A、D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观点合理的是: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故选A、B、C 考点: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碳是人类接触最早、利用最多的元素之一。

(1)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满分5 manfen5.com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碳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

(3)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②将石墨用于制作电极

③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    ④将小块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石灰石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吸收火力发电厂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 2SO2 + O2 高温 2CaSO4 + 2X,X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10分)眉县汤峪具有悠久的温泉文化。

(1)清澈的温泉水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净化温泉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3)鉴别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方法是                         

(4)温泉水中的铁泉对营养不良有治疗作用,碘泉能明显地激活机体的防御功能,这里的“铁”、“碘”指的是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5)节约、保护水资源是汤峪延续温泉文化的关键,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               

 

查看答案

10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使煤充分燃烧,通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       

(3)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类迫切要求开发和利用氢能、风能、       (填一种)等新能源。

(5)2013年4月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绿V客(Green Week)行动”,邀请公众从小事做起,践行环保。下列行为中,符合“绿V客”活动主题的是           

A.尽量开车上下班              B.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C.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          D.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

 

查看答案

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C.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

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

 

查看答案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O2            B.NO2            C.NH3            D.N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