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香水挥发 C.燃放烟花 D.干冰升华
某钙片的标签如下,且知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
(1)(2分)请计算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2分)请通过计算推断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 (填虚假或真实)的;
(3)(6分)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做了如下实验,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 物质的质量 |
反应前:烧杯+盐酸 | 22g |
10片钙片 | 8g |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6.7g |
请计算此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分)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竹子中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
(8分)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C所示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C所示实验中,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③ 。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直接使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O2,应由 口进入(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