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5分)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

5分)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1)中所得溶液是氯化钾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2)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      g氯化钾

(3)请认真分析上表数据,计算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不饱和;(2)17;(3)25.4%. 【解析】(1)根据④、⑤的数据可知,50g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67g-50g=17g溶质,③所得溶液还能溶解溶质,所以为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2)根据图示的实验数据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67g-50g=17g溶质氯化钾; (3)因为饱和溶液中溶解溶质达到最大量,溶质质量分数也达到最大值,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67g-50g=17g溶质氯化钾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4% 答: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4%.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67g-50g=17g氯化钾,而③中溶解了15g溶质分析;根据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67g-50g=17g溶质氯化钾,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计算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 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溶解度表示的意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NO3、CaCO3、CuSO4、Na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C的水溶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证明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B中存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

(5)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样品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6)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2分)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先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剩余的少量盐酸,欲检验盐酸的存在,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验证。

A.AgNO3溶液         B.酚酞试液            C.Na2CO3溶液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3)小强同学欲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二氧化碳)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单质铁粉),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小强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仪器按混合气体→G→H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仪器G处大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测量反应前后H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的纯度,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样品纯度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填“一定偏大”、“一定偏小”或“无影响”之一)。对于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下图是某化学小组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计算,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若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偏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填序号)

调节平衡螺母              减少左盘中食盐

减少右盘中砝码            增加左盘中食盐

(3)配制时应选择    (填写“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水的密度是1.0g/cm3);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16%(填“>”“=”或“<”);

 

查看答案

(5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2)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

和NH4Cl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若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的Na2CO3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X,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所加物质X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小试管内固体物质逐渐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5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两组同学进行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提示:CuSO4+2NaOH==Na2SO4+Cu(OH)2↓;2HCl+Na2CO3==2NaCl+H2O+CO2↑)

(1)根据实验目的,两组同学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烧杯、试管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现象

结论

甲组

出现蓝色沉淀,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

乙组

出现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质量不守恒

乙组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甲组”或“乙组”),而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