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⑤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
本次化学期末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8.0 | 23.2 | 18.4 | 18.4 |
(1)共制得氧气 g。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3溶液、Fe(NO3)2溶液、稀盐酸、铜丝、铁丝、银丝。
(1)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②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③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④把铜丝插入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到①中的实验现象是 ,④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 (填序号)是多余的。
(2)后来,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小贝还想探究Zn、Fe、Cu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两个实验:小贝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 。(1分)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1分)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
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B为常见的液体,C为黑色固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间能转化,则: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