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甲烷燃烧 C.矿石粉碎 D.冰雪融化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H 、I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是 .
A与B相比,优点是 .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发生装置选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装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____,用D装置收集O2,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实验停止时的操作顺序是 .
(4)若用C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酒精灯需加一个金属网罩,其目的是 .反应的方程式为 .
(5)若用装置F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
(6)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选填“a”或“b”)通入.
(7)小强称取12.5 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他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了下面四个实验。
(1)请你分析设计实验B和C的目的是什么?
(2)D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结论。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甲是单质;乙、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丙的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分别写出甲转化为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反应前方框内应填入1个 微粒(填字母)。
A. B.
C.
D.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2)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
(3)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