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化学方程式是 ;若选用B 装置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他们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图所示)。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从 (填c或d)。
(7分)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铁锈的主要成分,H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B ,C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物质D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5分)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30 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
能形成 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溶液中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物质序号)。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降温结晶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8分)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七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上图中七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与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这种化合物的构成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 (填元素符号)
(4)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该干燥剂与水反应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5)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m | 8 | 14 |
A.物质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
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用途 | 性质 |
A | 洗涤剂 | 清洗油污 |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
B | 一氧化碳 | 作燃料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
C | 二氧化碳 | 做气体肥料 |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 |
D | 氮气 |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