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铁生锈 C.冰熔化 D.气球充气变大
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
(1)国防建设中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
(2)日常生活中铝制品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 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实验二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5)某兴趣小组对一份含铁的固体样品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3所示的装置实验,测定的数据如图4所示.
①图3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克.
③将上述反应后11.2g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不写计算过程).
(6分)已知A是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F、H、I是无色气体,B通电时,电源负极产生I,正极产生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有关.
(2)写出F和I的化学式:F: ;I: ;
(3)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在实验室里加热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气体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分)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共有 种.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