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上述流程中制取氧气的化学 方程式 (7) 。
Ⅱ.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 (8)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的损失
Ⅲ.步骤Ⅳ中的操作应选择下图中 (9)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 棒的作用是 (10) 。
Ⅳ.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原来氯酸钾中的大,可能的原因有 (11) (写一点)。
根据下图中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1) ;b (2) 。
Ⅱ.装置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 。
Ⅲ.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且可控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 (填字母,下同),并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
Ⅳ.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6) 。
纳米级超细碳酸钙是一种新型超细固体材料,是橡胶、塑料制品、造纸、涂料、油墨等工业重要填料。工业上用石灰石来制备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 。操作1、2与实验室 (29) 操作类似。
Ⅱ.沉淀池中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30) 。石灰乳一般是在氧化钙中加水生成的,存在着还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则石灰乳是 (31) (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Ⅲ.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2) 。
A物质的溶解度资料如下表。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的流程如图。根据溶解度资料与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Ⅰ.画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3)
Ⅱ.25℃时,A物质的溶解度约为 (24) g;
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5) (填写编号)。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6) 。
Ⅲ.溶液⑤继续降温至30℃,可析出A物质 (27) g。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实验A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6) 。
该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17) 。
Ⅱ.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18) ,写出化学方程式 (19) ;
该实验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20) 。
Ⅲ.实验C中在烧杯内壁涂一层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2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Ⅰ.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液氯)→净水。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作用是 (9) ,明矾中含有的原子团名称为 (10) ;加液氯的目的是 (11) 。
Ⅱ.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a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12)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13) 。
电解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中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14) (填写编号)。
A.反应前后共有6种原子,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都为3种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E.该化学反应中,氢、氧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
F.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