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镁带燃烧 C.石蜡熔化 D.橙子榨汁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是
A.PM2.5 B.一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将一定量的草酸完全加热分解,请回答
① 为验证草酸分解产物,应将产物依次通过 (14) 。(填装置序号)B中锥形瓶内的液体是 (15) ,C中的现象是 (16) 。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
③ A中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 (18)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写出A中反应后固体成分可能的情况: (19) (写出物质化学式)。
纯净的碳酸钙可用作牙膏中的磨牙剂。煅烧石灰石的某工艺流程如下(杂质与水不反应):
① 操作a的名称为 (10) 。
② 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煅烧完全后,取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再滴加无色酚酞,看到的现象是 (12) 。
③ 你认为该工艺流程的目的是 (13) 。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列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 (1) 。
②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3) (填序号),该方法利用的二氧化碳性质是 (4) 。
③ 上述发生装置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是 (5) (填字母编号),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石灰石放在 (6) (填甲、乙或丙)处。
④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反应速度否则容易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7) (填字母编号)。该反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
⑤ 用装置F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9)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记录A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100秒后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s) | 0 | 60 | 80 | 90 | 100 |
A中固体质量(g) | 9.6 | 9.6 | 8.6 | 7.4 | 7.4 |
① 0—60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原因是 (12) ,但导管口已有气泡冒出,该气泡是 (13) (填“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14) ;选择100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15) 。
② 反应共生成 (16) 克二氧化碳。
③ 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