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氢气,为检验反应产物,A装置...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氢气,为检验反应产物,A装置的右边应与上面的  (21)(填字母)装置连接,所选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22  

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为检验反应产物,A装置的右边应与上面的(23)   (填字母)装置连接。仅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安全隐患,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   24  

③现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气体→A→B→C,实验过程分析如下:

装置A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   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由上述实验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   (27)  

④如果氧化铜中混有铜粉,为了测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实验,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w g;Ⅱ.吸收生成物的装置中质量增加Q g。

假设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  28   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更好,理由是  29  

 

(21)B (22)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 (23)C (24)对尾气进行处理(C装置导管出口处点燃;C装置导管口套接一个气球或塑料袋)。(25)CO+CuO Cu+CO2 (26)Ca(OH)2+CO2===H2O+CaCO3↓(27)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8)Ⅰ(29))因为数据Ⅰ在题意前提下,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小;数据Ⅱ在同样前提下,如果生成物吸收不完全,对计算结果影响就大。所以实验数据Ⅰ比Ⅱ可靠 【解析】 试题分析: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氢气,为检验反应产物中的水产生,所以常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若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需要在末端进行尾气的处理,防止CO进入大气,污染空气。假设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Ⅰ,因为数据Ⅰ在题意前提下,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小;数据Ⅱ在同样前提下,如果生成物吸收不完全,对计算结果影响就大。所以实验数据Ⅰ比Ⅱ可靠。 考点:氢气和CO的还原性的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对“高温煅烧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进行如下研究:

步骤

1

取一小块石灰石,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

 

2

将其在酒精喷灯上灼烧一段时间后,表面疏松,待冷却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15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3

将一部分灼烧过的石灰石放入试管中,滴加水,搅拌片刻,往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显  17

色。

4

将一部分灼烧过的石灰石放入试管中,滴加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电子天平称量时,若需要直接显示石灰石的质量,在放称量纸或烧杯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18  (填“校准”、“归零”或“去皮”)。

②在1、2、3、4的四个步骤中,根据步骤  19  (填序号,下同),可得出“石灰石有部分已经分解”;根据步骤 20 ,可得出“石灰石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参与总结与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仪器认识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a  (1)  ,b  2  ;装置C的名称:  3

反应原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5  

制取装置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   ,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7   装置,收满的现象是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9      (10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11   简述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比较B、C装置,C装置在制气体时,明显的优点是   (12  

【数据分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最终收集到0.3 mol氧气。

满分5 manfen5.com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的质量。13

②图中P点处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  14

 

查看答案

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由图示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   24(填“吸热”、“放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B点表示的含义是   26  

③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27  

减小C处溶液中溶质是   28  

 

查看答案

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  (15)  S(KNO3)(填“>”、“=”或“<”)。

②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16)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③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17)   。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18)   (填字母)。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硝酸钾的溶解度

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19)      (20)      (21)   、洗涤、烘干。

⑤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  (22)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23)  。(填编号)

满分5 manfen5.com

.t<t1         Ⅱ.t1<t<t2         Ⅲ.t>t2

 

查看答案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8)  

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9)   。为了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   (10)  (填序号)。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在燃油中添加适量的酒精(C2H5OH)。酒精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0.5mol酒精中约含有   (13)   个氢原子

“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14)   (填序号)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醛(C2H4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