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 (15) S(KNO3)(填“>”、“=”或“<”)。
②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16)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③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17) 。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18) (填字母)。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硝酸钾的溶解度
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19) 、 (20) 、 (21) 、洗涤、烘干。
⑤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 (22)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23) 。(填编号)
Ⅰ.t<t1 Ⅱ.t1<t<t2 Ⅲ.t>t2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8) 。
②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9) 。为了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 (10) (填序号)。
A. B.
C.
D.
③为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在燃油中添加适量的酒精(C2H5OH)。则酒精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0.5mol酒精中约含有 (13) 个氢原子。
④“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14) (填序号)。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醛(C2H4O)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请用化学式填写:占空气体积78%的是 (1) ;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 ;可用于制成霓虹灯电光源的是 (3) 。
②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4) ;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5) 作用;医疗中常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水,其中溶质是 (6) (填化学式);水是生命之源,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7) (填编号)
A.水的蒸发 B.水的净化 C.水的电解 D.氢气燃烧
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物质的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
A.6:9:8 B.12:8:9 C.2:3:6 D.1:3:4
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B.向饱和C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CaO固体
C.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因素 |
A | 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 反应物浓度 |
B | 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比块状大理石更加剧烈 | 反应物种类 |
C | 红磷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发生反应,加热后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D |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